人工智能农业等于什么
农业是人类赖以生存的根本,在三次产业中占据基础性地位,对经济社会的稳定与发展至关重要。但是,随着人口的快速增长、耕地面积的逐步缩减以及城镇化的加速推进,农业面临的挑战日益严峻。为应对这种挑战,国内外都在探索通过信息技术来增进农业提质增效,其中以人工智能为基础的智慧农业新模式发展迅速,出现了很多典型案例,为农业广泛深度融合运用人工智能提供了有益参考。
人工智能与农业融会应用的基本态势
农业的生产和服务领域存在很多痛点问题,如生产方式较粗放、农业服务不完善等。很多企业以产业痛点为导向,积极探索人工智能在农业生产服务中的融会创新,为解决农业痛点问题找到了新的突破点。
在农业生产中,人工智能助力农业生产精细化,从而增进农业提质增效。在种植领域,企业利用人工智能对农作物生长情况及环境数据进行建模分析,为农业生产提供精准指点。例如,infosys、ibmwatson iot和sakata seedinc.在美国加利福尼亚两块田地上布置测试床,利用基于机器视觉的无人机、环境传感器和土壤传感器,全方位、立体化地收集植物高度、空气湿度、土壤肥力等18种数据,并将数据上传到infosys信息平台进行大数据管理和人工智能技术分析,分析结果反馈至企业erp系统、植物育种研发系统,以指导下一步生产和育种。在养殖领域,企业通过对畜禽多元化数据的采集与分析,实现精准养殖。例如,阿里云与四川特驱团体、德康集团合作推行智能养猪,猪场内遍布与et农业大脑连接的摄像头,自动收集、分析猪的体型及运动数据,运动量不达标的猪会被赶出室外继续运动,以保证猪肉品质;另外,利用et农业大脑、结合声学特点及红外线测温技术,可通过猪的咳嗽、叫声、体温等数据判断猪是否患病,及时预警疫情。
在农业服务中,人工智能可缓解信息不对称导致的农产品供需失衡及农业融资难等问题。一方面,行业主管部门或企业应用人工智能建立农产品价格走势预测模型,指导农业生产主体动态调剂产能,既可减少由于盲目生产致使的本钱浪费,也能提升消费者满意度。例如,ibm利用机器学习分析卫星图像、天气、人口、土地等数据,对农作物供需情况进行预测;笛卡尔实验室使用基于卫星数据训练的机器学习模型,预测美国国内的玉米产量,为农民的生产决策提供参考。另一方面,金融机构依托农业大数据建立农民征信体系,可提高对农业金融的风险把控能力,增加农民融资机会并降低融资本钱。例如,互联信用评估平台闪银和互联金融公司农信宝开发的“八戒分期”,通过线上收集超过 00个维度的农户数据,在后台利用人工智能模型进行分析,可在数秒内完成对生猪养殖户的信誉评分并反馈给审核人员,帮助金融机构下降风控本钱和坏账,也显著下降了养殖户融资成本。
总体而言,人工智能在农业生产和服务环节都出现出了一些融合运用的典型案例,为促进农业智能化转型升级提供了新思路。但这些融合运用目前主要处于探索和试点阶段,融合模式仍需优化完善,运用范围也有待逐步扩大。
我国人工智能与农业领域深度融会面临多重挑战
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在国外农业领域已形成了相对成熟的融会模式和较大范围的应用。而我国虽然也出现了一些典型案例,但整体还处于起步阶段,农业的数字化、络化、智能化转型仍面临诸多挑战。
1是农村络基础设施薄弱。人工智能在农业领域的融会应用对络实时响应和海量数据积累有较高要求。但我国村级信息化服务络不够健全,农业领域络化水平还有待提升。据统计,我国农村地区互联普及率为 6.5%,仅为城镇地区的一半。
2是智能化农业设备供给水平不足。针对智能农业设备的专用芯片较为缺少,而通用芯片在环境较差的农业现场非常容易发生损坏,进而导致农业智能设施应用受阻。同时,由于农业场景复杂,农业智能机器人等装备在实际应用中存在效率不高、灵活度不够等问题,智能化装备的性能还需要进一步提升。
三是农民运用人工智能的意愿和能力不够。一方面,智能化农业装备的投资金额大、回收周期长,导致农民“不敢用”。另一方面,智能化农业装备的操作方式与传统农业装备差别较大,农民对智能化设备的操作能力不足,“不会用”也阻碍了农业的智能化发展。
加快人工智能与农业领域深度融合的建议
针对人工智能与农业深度融合面临的挑战,行业主管部门应从基础设施、技术供给、产业需求等多角度入手,全面促进人工智能与农业领域的深度融合,探索现代农业高质量发展的有效路径。
支撑能力方面,着力强化农村络基础设施及农业信息服务平台建设。一方面,进一步加强农村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扩大宽带和移动络覆盖范围,提升络速率,为部署智能化农业设施、收集农业大数据奠定良好基础。另一方面,建立健全农业信息服务平台,提高农产品供需、价格等信息的智能化预测水平,为农业生产决策提供更多参考与指点。
技术供给方面,延续提升农业领域人工智能技术供给水平。一方面,应加大对农业专用芯片、传感器等基础零部件和农业无人机、农业机器人等智能化设备研发应用的支持力度,提升智能化农业设备供给能力和供给质量。另一方面,应着力培养农业领域融会解决方案提供商,催生农业领域融会应用人工智能的优秀解决方案。
产业需求方面,应大力培养农民运用人工智能的意愿与能力。一方面,应加强人工智能与农业深度融会的宣传工作,让农民充分认识到应用人工智能的长期效益,调动农民展开智慧农业的积极性。另一方面,应加强对投资应用农业智能化装备的财政补贴,强化对农民应用智能化设施的培训工作,提高农民开展农业智能化生产经营的能力。
一岁宝宝口臭怎么回事精神焦虑抑郁消化不良肠胃痛
小儿大便干燥应该怎么办
- 上一页:前4月我国机床进口量同比下落24
- 下一页:下半年经济下行或将致使工程机械行业难见曙
-
曾经全球第一的诺基亚,连叫作都丢了!
脱口而出是 520,不知道多少狐友甜蜜地去约会了?果嘛……只能真是周董的...
2023-11-10
-
新款梅赛德斯-AMG SL 63 Shooting Brake渲染三幅
月初,ADSL社从海外舆论autoevolution获取一三组新款法拉利车队-AMG SL 63 Shooting ...
2023-10-24
-
通威股份(600438.SH)2022-2024年员工持股计划已完成投资者购买 斥资约54.88
通威持股(600438.SH)发布日前,截至本日前披露日,新公司2022-2024年员工持股计...
2023-10-23
-
移动式核酸采样工作站团体新标准参数即将发布
日前,上海托尔实业Ltd为首天津威斯巴登太阳光科技Ltd、上海宽度睿实业Ltd电...
2023-10-15
-
陕西省各类各级民办学校2021年比2020年减缓68所
阳光讯(记者 杜丽芳)6月11日,陕西省普及教育厅发布《2021年陕西省普及教...
2023-10-14
-
网红饮品草莓即成牛乳的详细做法,简单快手无添加,香甜可口好过瘾
春游踏青,不忍少了食材。除了糖果、面包、便当、水果,喝的自然也是必须...
2023-1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