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钢铁业的转型方向走精品钢材之路
继首钢、广州钢铁厂、杭州钢铁厂关闭之后,济南钢铁厂经60个春秋也谢幕了。这些位于首都和各省会城市的钢铁企业都曾经是所在省市的骨干工业企业,为经济发展做出过重大贡献。
现在说到钢铁,不少人会想到这是“去产能”的一个重点产业;是一个传统产业,乃至是一个夕阳产业;是高能耗和高污染排放产业。但我仍要说,钢铁业其实是工业领域的一个常青产业。
钢铁工业转折点:从数量增长型向结构调整型发展
人类社会在2000多年前开始使用铁器替换青铜器,极大地增进了生产力的发展,成为人类社会从奴隶制社会进入封建社会的一个里程碑。2000多年来,钢铁被广泛应用于生产和生活领域,至今长盛不衰。虽然各种新材料不断出现,尤以“以塑代钢”最为典型,但钢铁作为最重要工业原料的地位依然无法撼动。
我曾在一篇文章中举食粮对于人类生存重要性为例,虽然科技革命日新月异,新业态、新产业层出不穷,但食粮依然是人类赖以生存的最主要的物质,人什么时候都要吃饭,今后也仍将如此。一样,钢铁对于工业,犹如粮食之于人类,虽然互联、人工智能、生物医药等新技术、新产业层出不穷,但钢铁支撑着全部工业的骨架,特别是对于中国这样产业门类齐全的大国,钢铁是不可或缺的重要产业,今后也将如此。
我这样说并不意味着钢铁工业不需要调整、改造、升级,恰恰相反,中国成为世界上排名第一的钢铁生产大国后,年产量超过了8亿吨,生产能力超过了11亿吨,比其后的第二、第三、第四,乃至全部钢铁生产国的产量总和还要多,也远远超过了世界钢铁发展史上欧洲、美国、前苏联、日本等任何一个国家曾到达过的产量。而我国吨钢的能耗、物耗、排放及产品品种质量尽管已达到或接近世界先进水平,但各钢铁企业水平良莠不齐,对许多钢铁企业而言,粗放经营的特点仍很明显。而且根据经济发展规律,我们不可能永远保持这样高的产量,需要及时加以调剂改造、去落后产能。紧缩产能,降低能耗、物耗,提高品种质量,减少排放,走精品钢材发展之路,才能使钢铁工业延续健康发展。
如果说重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钢铁工业的主要任务是扩大规模产量,以满足国民经济发展对钢铁持续增长的需求,那末今后钢铁工业的主要任务是走精品钢材之路,不仅是保持第一大钢铁生产大国,还要建设成世界第一的钢铁强国。在今后一二十年间,不管新兴产业如何快速发展,钢铁工业仍将是我国国民经济中的一个重要产业,也是我国参与国际竞争的一个优势产业,是一个重要的出口产业。
不管别的国家产业结构如何,以上对钢铁工业的定位是符合我国国情和经济发展规律的。
年产8亿吨是市场需求刺激的结果而非政府计划的结果
那末,应当如何评价我国钢铁工业走过的发展之路?
钢铁工业曾经是一个国家是不是为工业强国的重要标志。有资料说抗战八年中,日本本土的钢铁平均年产量是500万吨,而中国的钢铁年产量只有5000吨(不算日本占据的东北和台湾)。日本钢铁产量是中国的1000倍,加上日本已经具备的飞机、舰船生产能力,国力的强弱比较已经十分明显。
新中国成立的1949年,中国的钢铁产量只有15.8万吨。1950年,恢复了部分生产能力产量也只有61万吨。作为新中国的领导人毛主席十分重视钢铁工业,提出“以钢为纲”“鞍钢宪法”等,发动了以大炼钢铁为重要内容的“大跃进”,尽管对经济发展规律认识缺乏经验,走了弯路,造成损失,但是作为中国领导人为实现强国梦的战略意图十分明显。但是,在1958年举全国之力,真的到了砸锅卖铁的地步,也没有真正完成年产1070万吨的目标,到1959年统计数字钢铁产量才到达1100多万吨,而且大多数是质量不合格的小高炉产品,包括砸锅卖铁熔铁的产品。
我是过来人,当时的情形记忆犹心。
“大跃进”后进行了调剂巩固充实提高,各省份的中小钢铁厂大多是当时调剂后留下的底子,包括济南钢铁厂也是在1958年“大跃进”后留下发展起来的企业,为我国钢铁工业发展奠定了一定的基础。但是这样形成的钢铁企业大多数位于省会中心城市,现在给大中城市造成了很大的环境压力。
在以后的大多数年份中,我国钢铁一直不能满足发展的需要,属于紧俏物质,也是净进口物资,特别是高端钢材依赖进口。我参加工作后接触到的高速钢、模具钢、轴承钢、汽车板、石油管等都依靠进口。到了改革开放的1978年,钢铁产量才到达 100多万吨。由于钢铁是市场紧俏物资,初期的民营企业和个体户有很多是靠钢铁发家的,像天津的大邱庄、江苏的华西村等。
改革开放后的宝钢建设对钢铁工业发展具有里程碑的意义,使我国钢铁工业现代化上了一个台阶,以后的钢铁厂建设和改造鉴戒宝钢的先进工艺和设备,大大缩小了与国际先进水平的差距。
1996年,我国钢铁产量达到1亿吨,进入了钢铁生产大国的行列。7年后,200 年产量到达2亿吨,成为世界第一钢铁生产大国。
从那以后,产量增加加速,几近每一两年就增加一亿吨产量。钢铁产量是不是太多的声音一直不绝于耳,但事实上直到2014年钢铁产量突破8亿吨,巿场也并未出现过明显的供大于求的局面,生产的产品基本上巿场都消化了。这是由于这1时期我国经济持续发展,铁路、高速公路等基础设施以及房地产建设需要大量钢材。
反过来讲,如果没有钢铁工业的快速发展,不可能支撑我国经济这样快的发展速度。同时以1994年为价格基数,虽然有20年的通货膨胀率,能源、原材料、人工费用都大幅涨价了,钢铁价格不升反降,这是技术进步和竞争的结果。
可以说,钢铁产量达到创纪录的8亿吨更多是市场需求刺激的结果,而不是政府计划的结果,在我记忆中,政府从未规划过8亿吨的钢铁产量。有相当部分产能是未经政府批准的民营企业生产的。
再看这8亿吨钢铁的去向,其中1亿多吨出口了,作为机电设备产品和工程承包出口的钢材也超过8000万吨,两者相加,约2亿吨钢材出口了。没有钢铁工业支撑,我国机电产品出口和海外工程承包也不可能达到今天的规模。
其实, 钢铁工业从200 年达到2亿吨后,连续几年产量快速增长,是和电力工业完全同步的。从2002年之后,电力装机容量也差不多是每年增加1亿千瓦的装机容量。钢铁工业的快速发展是适应了这1时期的市场需求。
我国每一年出口1亿多吨钢铁也引发了贸易摩擦,该不该出口这么多钢铁存在争议。有人认为,钢铁是高载能产品,有污染,不应当出口这么多。但这是中国经济发展阶段决定的,没有能源和矿石的日本、韩国也是钢铁出口大国,为他们的经济腾飞和就业做出了贡献。钢铁是现阶段我国的一个优势产业,在今后也将是一个重要的出口产品,为我国产业走出去,特别是基础设施建设走出去提供必须的原材料。
布局沿海现代化大钢铁基地完全正确且必要
我国铁矿石每年进口已经超过10亿吨,对外依存度达到80%,那末中国该不该进口铁矿石,该不该发展钢铁产业?我认为,这正是钢铁为我国贸易、税收、就业做出贡献的地方。在钢铁布局上,建设湛江、曹妃甸这样的沿海现代化大钢铁基地是完全必要的,是保持我国钢铁竞争力,使钢铁工业再上台阶的正确决定。同时,在铁矿石的产地和市场附近公道布局一些钢铁厂也是计划必须考虑的。但必须注意物流成本和环境容量,以矿定产,切不可盲目发展产量。
钢铁工业的规划工作在过去几十年的发展中也发挥了重要作用,包括三线建设的规划布局和宝钢建设都是在国家规划下进行的。我不赞同有些人说的,让市场自由去决定发展,否定一切计划计划和产业政策的作用。正确的计划和产业政策与发挥市场竞争作用同样重要,这是中国特色的发展之路,恰恰是我们的优势所在。今后在钢铁工业的调整中,计划和产业政策仍然要发挥好作用,但工作的着力点会转移到兼并重组、节能降耗、保护环境、淘汰落后产能、走精品钢材之路上来,而不是过去习惯了的发展产能产量。
我认为,只有这样辩证地看我国的钢铁工业才符合我国国情和实际。过去有冶金部,对建立新中国的钢铁工业发挥了历史性作用,现在没有冶金部了,钢铁工业得到了更大发展,这说明市场导向已在产业发展中起到了主导作用。今后的产业计划更多是指导性的,要充分发挥行业协会的咨询、自律作用,使钢铁工业在“10三五”和今后更长时期的发展更加健康。
微信如何开微店一岁半宝宝便秘怎么办
宝宝拉绿色大便的原因
-
他以“甲骨文”写高考作文,意外被985考试成绩,现在却活成了小丑
“瑰宝神奇景回忆,神州厚脉涌深源”,商代作为我国的文字经典电影,很多...
2023-09-29
-
德国4月初PPI同比上涨33.5% 因能源价格飙升
比利时统计局(Destatis)周五表示,均受能源量减少推动,比利时4月末的产品...
2023-09-18
-
美元霸权陨落?俄气27个买家开设卢布帐户,美元对卢布跌破59大关
这些年,American几日挥舞着“美元大棒”,不是威胁这个第三世界,就是击打...
2023-09-14
-
伺候丈夫一辈子,老了才发现两个残酷事实,50岁的我给女人提个醒
布/是从网路 知识产权恳请联系删减 夫妻这一段旅行,是新娘这一生中之前极...
2023-09-08
-
傲农生物:实控人减持49.29%公司可转债傲农转债,电厂信托增持
傲农生物5月初20日发函,该公司控股股份傲农投资者及仅仅控制人吴有林关于...
2023-09-07
-
投资者提问:左手用跌破股票破净资产高呼回购不超过3.7元却迟迟不出手,双脚...
海外投资者提问:右手用跌破股票破净值高呼注资不至少3.7元却久久不使出,...
2023-09-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