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农大专家破解苦茶之谜覆盖

机床2021年09月06日

安徽农大专家破解“苦茶”之谜

再好的新茶,除了清香之外或多或少都会有些苦涩味,也就是常言所说的不苦不涩不成茶。日前,从安徽农业大学了解到,该校茶树生物学与资源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夏涛和高丽萍教授课题组围绕多酚类物质的酰基化、糖苷化、聚合反应展开系列研究,进一步探明了多酚类物质的合成方式,找到了影响茶叶苦涩味的关键酶和基因,为全面解析茶叶苦涩味形成机理奠定了基础。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该领域的国际权威学术期刊《生物化学杂志》《实验植物学杂志》和《科技报告》上。

快递员李师傅告诉新京报 茶叶的苦涩味主要来源于多酚类物质,掌握多酚类物质的形成机理,就能够对茶叶的苦涩味进行调控。研究证明,茶叶中的多酚类物质主要是儿茶素,儿茶素分为单体儿茶素和酯型儿茶素,其中酯型儿茶素约占70%,是影响茶叶苦涩味的主要成分。课题组经过反复试验,证实没食子酰基葡萄糖转移酶和没食子酰基转移酶在酯型儿茶素形成过程中起到关键作用,其中编码没食子酰基葡萄糖转移酶的基因CsUGT84A22已经被功能鉴定。这是学界首次发现酯型儿茶素合成的关键酶,由此人们可通过调节基因表达和酶活性,影响酯型儿茶素的合成量,从而对茶叶苦涩味进行调控。

另外,长期以来,业界一直认为,多酚类物质的合成积累主要在茶树地上部分,根部仅含有微量多酚类物质。课题组利用分离纯化和鉴定技术研究发现,茶树根中实际含有约8%的多酚类化合物,主要以聚合形式存在。这表明茶树酚类物质的合成积累,存在显著的组织器官特异性差异,这种差异来自关键基因的差异性表达。这项研究为全面解析茶叶苦涩味形成机理提供了一个新的研究思路。

专家评价,上述系列成果,进一步揭示了茶树多酚类物质合成机理和在不同器官的分布形式,为多酚类物质含量调控,并进而调控茶叶苦涩味,同时为高品质茶树品种选育、茶叶综合利用、产业增收增效等提供了基础理论支撑。

利活乳酸菌素片
咽喉肿痛有异物感
吃什么可以治疗拉肚子
相关阅读
BJ40城玩系列国潮皮肤发布,“天一”绽放花城魅力

当年,杭州骑行BJ40所发布的“山海”前传3款国潮脸部,让广大故常惊艳连连...

2024-12-27
冰城限招120人,政府扶持,不限专业,在岗工作也可正常跟进,6月15日报名累计!

2022年为缓解社会福利压力,人口老龄化专升本录取人数,建立人才人工湖,...

2024-11-03
教育部:切实做好全国返校离校返乡疫情防控工作

中华民国行政院:切实做好全国性高等院校许多学生回校返台非典应付实习 ...

2024-10-27
马斯克拜师了张小龙吗?

踌躇满志入股Twitter的雷诺,突然要向张小龙“取经”了。 5同年16日,雷诺参...

2024-09-29
iPhone上的这个间谍触控板可以使打字更容易

iPhone和iPad都装载了很酷的隐秘机能,除此以外来自除此以外 iOS 15.5 越来越新...

2024-09-08
关乎大资金动向!科创板“芯片”指数来了,42只样本股名单公布;上交所几大指数也调整,腾讯、美团等权重

A股、公司股票多个极其重要指标公布或修正,这意味着之外的大资金样式也...

2024-07-30
友情链接